阅读历史 |

第440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他双眼有些湿濡,连忙点头道:“好,在座诸位都是忠义之士,今日我便直言不讳。”他转身走到主帅位坐下,道,“如今太子和皇后把持着坞原,太子为人愚钝狠毒,绝非百姓之福,若大盛落到他手中,必将是生灵涂炭。如今父皇病重,我不能坐视如此庸懦的太子毁了大盛。”

他站起来,用从未有过的肃穆和坚定环视着众人,朗声道:“我叶长洲,愿为大盛的将来回坞原,力劝父皇改弦更张,另立大盛皇储!”

薛湘楠坚定看着他,点头道:“我等全凭殿下吩咐。”

“好。”叶长洲情绪激昂,转身对薛湘楠道,“坞原如今局势紧张,煜王尚在水深火热之中,我们既然平定了南疆,自然不能再让大盛的肱股之臣身处险境。我和景纯打算带兵回京,在太子做出蠢事之前见到父皇,力劝他废太子,重新立储。”

他如此为薛其钢,薛湘楠满眼感激,点头道:“多谢殿下。”她转头有些严厉地对薛凌云道,“景纯,你此行一定要保殿下无恙,若是殿下有所闪失,你提头来见!”

“诺!”薛凌云连忙领命。

“还有。”薛湘楠压低了声音,悄声对薛凌云道,“以后你切不可再像之前那样和殿下没大没小,知道吗?”

薛凌云心头一苦,低头应声:“诺。”

叶长洲回到主帅位坐下,道:“来南疆时皇帝下过一纸诏书,命本王和薛凌云镇守南疆,无诏不得回京。如今本王已收复南疆,自当回京复命。不过父皇既然病重,想必即便本王请旨回京,他也无法起身回复。即便如此,本王还是要请旨,以免落人口舌。”

“诸位听令!”叶长洲俯视着众人朗声道,“龙驭失驭,奸邪盈朝,社稷堪忧!薛凌云、金戈率随本王进京以正朝纲!其余人等随郡主镇守东南继续追击残匪;珩亲王镇守西南继续恢复民生。南疆事宜则全权由郡主主持,遇事多和珩亲王商量。”

“诺!”众人齐声领命。

叶长洲回京

冬月初,神州大地迎来今年第一场初雪。漫天雪花飘落下来,将茂密的山林和广袤的农田覆盖成一片白。农人终于有闲时坐在家门口,一家人围着火堆说着话,远远看着前方不远处官道上整齐列队的大盛军队路过,肃杀沉重的脚步声、马啸声遥遥传来,震得树叶上积雪漱漱落下。

“看,是薛家军,他们要去哪里?”稚气的孩童指着军队转头天真地问身边大人。

叼着烟袋的老汉“吧嗒吧嗒”抽着烟,苍老的眼眸盯着远处的军队,道:“许是又去剿匪了。”

一个年轻后生带着斗笠从远处跑来,一边坐下一边掸去身上的雪,对老汉道:“爹,不是去剿匪。我听说昭亲王殿下要回京复命。”

老汉听完,默默点头,有些感慨地道:“昭亲王殿下真乃我大盛少有的栋梁之才啊!年纪轻轻便有如此军功,不仅收复失地,还平了反贼,给我们这些老百姓都分了土地,否则我们呐,哪有现在的好日子……”

年轻人抱着小孩,在他脸上捏了下,对老汉道:“爹,我想去参军。薛家军现在正征兵,咱们村年轻人都去了,我也想去,跟着昭亲王殿下建功立业!”

老汉取下烟袋,将烟锅子在柴火上磕了下,道:“我和你娘商量过了,昭亲王殿下将来一定能成事,你跟着他去建功立业,我和你娘都支持。”

年轻人得了父亲的准许,高兴地笑了,转头望着远处的行军,满眼是欣喜。如今在南疆,年轻人参军已经是一件非常流行之事,因为薛家军军纪严明,军饷又多,一传十十传百,征兵处已经不需要大力宣传,便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投奔军队而来。加上收服的各路人马,不过短短数十天,东南薛家军的人数已由原来的两万多人,变成现在十万人。

叶长洲将琅寰三洲交给薛湘楠,放心地带着五万人马回京。为避免落人口实,他进京之前给叶政廷上了一道奏折,在奏折中提及自己收服失地,除了游夏人之患,还将东南反贼一网打尽,是以回京复命。

但他绝口不提他私下和游夏人打成的交易,以及私自招安反贼的事。不过即便他不提,想必太子和皇后也早已收到风声。只是他们现在只求叶伯崇顺利继位,只要叶长洲不明着造反,他们也不会立即撕破脸。

今日下大雪,叶长洲没有骑马,坐在马车里听着外面的风雪声,手里拿着一卷书正在认真看。

“殿下,这马车颠簸,您这样看仔细上了眼睛。”杨不易跪坐在一旁,将刚弄好的暖手炉递给叶长洲,“今年这雪下得有些早了。”

叶长洲接过暖手炉,撩开帘子看着外面大雪纷飞,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。往前看,薛凌云和金戈、薛文旦身着战甲骑着马走在最前面,昭亲王和薛家军的旗帜在雪中飘扬;往后看,整齐列队的铁骑肃穆地跟在马车后,马蹄踏过之处,所有的冰雪皆化为泥水。

他抬头望着天上乌云奔走,天阴沉得似乎快压下来了:“这雪越下越大了,赶不到驿站的话人马都要受冻,你去叫薛凌云加快行军速度,务必在天黑前赶到松林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